昨日清晨,39岁的马奎正沿着食槽缓缓给牛马喂食。这里是马奎带着村民成立的乌鲁木齐县浩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,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圈舍里养殖着70头牛、30匹马。眼前这般光景,曾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。2014年,已多年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东风村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,马奎一家也被识别为建档立卡户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,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,重点向农牧区、边境地区、特困人群倾斜,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,扶到点上、扶到根上,扶贫扶到家。
立足实际,乌鲁木齐市把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,以脱贫实效为依据,以群众认可为标准,切实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和有效性。这给东风村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。当时,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结合各项政策,经过深入调研,渐渐意识到——不抱紧产业,脱贫就没有希望。搞什么?怎么搞?萨尔达坂乡副乡长、时任甘沟乡东风村党支部书记的阿衣提汗·吾拉孜汗说,通过走访摸索,村里下定决心围绕乌鲁木齐县发展大格局,推动乡村旅游、牛羊养殖同步发展。
在市税务局的支持下,工作队与村“两委”引进品种鸡养殖项目,将鸡苗免费发放到建档立卡户和愿意参与养殖的村民手中,并赠送鸡饲料、协调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服务,负责联系销路。“在他们的帮助下,家里养的鸡销路很好,开始有了积蓄。”马奎说。阿衣提汗·吾拉孜汗说,当时工作队还在主街旁援建了一座惠民楼,作为手工艺品、旅游产品销售展示中心,以对外出租的形式,增加集体经济。改变不止于此。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,搬进新居的村民们一部分在养殖区搞养殖,一部分依托前往菊花台风景区必经之路的地理优势,发展“过路经济”,在新居搞起了农家乐旅游接待。